前不久,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向国内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此次“大小”合作是传统跨国车企首次增资国内造车新势力,之所以看中小鹏正是对其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的肯定,大众此举也是拿钱换技术,不过随着小鹏自动驾驶负责人的离职,大众的如意算盘恐怕要落空了。
日前,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因家庭和多方面的原因,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副总裁吴新宙在去年下半年表示要回到美国。在此后10个月时间里,小鹏汽车确立全新的工作模式,并在架构和组织上进行了提前优化和迭代。负责XNGP项目的李力耘博士将接手自动驾驶团队。或受此消息影响,小鹏汽车港股一路下滑,一度跌至68.35元/股,跌幅17.35%。
自动驾驶是小鹏的重要卖点
(相关资料图)
在造车新势力中,智能驾驶一直是小鹏的亮点之一,而吴新宙是小鹏打造“智能驾驶”标签的灵魂人物。2019年3月,吴新宙加入小鹏汽车,全面负责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业务及团队管理,他来了之后重新梳理了技术架构,并对团队进行了整合,小鹏的自研之路才步入正轨。
2020年6月交付的P7车型上,小鹏用自研算法替换掉了供应商的方案,领先理想汽车1年多,比蔚来汽车早了近两年。去年10月,小鹏汽车的城市NGP功能在小鹏P5车型上率先搭载,成为国内首个量产落地城市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公司。
目前,小鹏已经在广州、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陆续开放城市NGP功能,官方表示,自动驾驶效率已接近人类驾驶者的90%。何小鹏还宣称,2023年小鹏汽车会在中国率先推出全自动驾驶,在中国超过50个城市能够放手自动驾驶。
据小鹏汽车最新发布的销量数据,2023年7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11008台,环比增长28%,月销量重回万台水平。其中,小鹏G6车型7月累计交付超3900辆,是小鹏汽车能够走出销量泥潭的重要动力。
而吴新宙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称,小鹏G6上市首月订单数超4万辆,其中智能驾驶高配版本的占比70%,大大超出团队预期,也让G6的交付周期延长到了12周。
可见,自动驾驶如今已经成为了小鹏汽车的主要卖点,而在关键人物离职之后,小鹏汽车能否继续站稳国内智能驾驶第一梯队,也自然会是市场后续关注的一大焦点。随着理想、蔚来、华为等公司在自动驾驶上展开军备竞赛,小鹏汽车接下来的压力不容小觑。
汽车行业研究员王明表示,小鹏汽车是“蔚小理”中实力相对较弱的一个,但这并不影响其在智能化与智能驾驶技术上的领先。尤其在解决智能驾驶及时、舒适与安全三个维度上,小鹏汽车做得并不差,相对成熟的自动驾驶已经是小鹏汽车的一个招牌了。
大众汽车的算盘要落空?
根据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内容来看,双方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这两款专属于中国市场的新车将补充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组合,并计划于2026年走向市场。此外,双方还将在多个领域探索其他潜在的战略合作,包括未来电动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的合作。
业内人士表示,小鹏汽车擅长的智能驾驶技术,正是大众目前在智能化领域的短板。大众希望借此合作,在与特斯拉、比亚迪等劲敌的抗衡中获得更多支持。
在前不久小鹏电话会上也透露道,未来与大众合作车型在智能驾驶上还是小鹏主导,今年年底小鹏汽车将完成脱图工作,明年在智能驾驶的成本上将降低50%。L4级别的自动驾驶或将在2026年实现,应该由小鹏自己研发,但也不排除未来双方在新的领域一起研发。
可见,大众汽车这是做甩手掌柜,纯粹的拿钱换技术,再加上自动驾驶技术也是小鹏汽车多年以来的努力成果,应该也不会与大众共享技术,更多的是想扮演供应商的角色,拿技术变现也是小鹏所希望的。
不过如今小鹏自动驾驶灵魂人物却传出了离职的消息,难免会让大众这个投资者心生疑虑。据悉,吴新宙在小鹏汽车4年时间里,组建了一支稳定的千人规模的自动驾驶团队。小鹏汽车美国团队约有150人,负责核心技术研发。跟落地相关的大部分团队在中国,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
而除了吴新宙离职以外,小鹏汽车智驾团队从年初起就已经处于小幅动荡状态,数十名中层员工已经离开,加入大卓科技、轻舟智行等自动驾驶公司。同时,小鹏汽车北美研发团队也将收缩,战略重心向国内转移。
所以在自动驾驶灵魂人物离职之后,为了安抚大众汽车的情绪,何小鹏也是火速宣布之前一直负责小鹏XNGP(小鹏汽车第二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李力耘博士,将会接手AD(自动驾驶)团队。何小鹏仍将亲自带领自动驾驶和研发团队,今年的目标仍然是推广到50城,并且全力支持战略合作伙伴大众集团。
智能化浪潮、增程式等插混车型加速替代之下,L3自动驾驶的奇点也即将来临,传统汽车大厂迫切想要实现电动智能化转型升级。借助中国增长极之手,无论是财务投资还是战略取向,都是上佳决策。只不过选择合作伙伴还是需要慎重,如今大众刚刚宣布与小鹏合作,小鹏的自动驾驶技术骨干就离职,难免会为双方的合作蒙上一层阴影,同时也为大众汽车未来的电动车型能否快速赶超新势力车型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Copyright 2015-2022 起点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